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发挥我校职教师资培养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培养一批新时代卓越职教师资,学校决定启动“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搭建师范生培养特色平台等举措,发挥我校在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推进师范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一、培养目标
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对照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进行创造性培养,促进师范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一)具备师德践行能力。树立职业理想、掌握立德树人途径和方法、具备依法执教意识;注重教师自我修养,具有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审美能力;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二)具备专业教学能力。拥有理论素养、专业素养、信息素养以及知识整合能力;熟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具备职业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三)具备综合育人能力。具有教书育人意识,掌握班级管理和指导基本方法,实施专业育人,组织活动育人。
(四)具备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意识,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素养;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具备良好沟通合作技能与方法。
二、工作举措
(一)生源选拔。教务处于每年下半年启动生源选拔,选拔 50人左右组成“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选拔范围为我校本科师范专业的大二学生,教务处根据专业人数、培养情况等进行综合研判后分配各专业生源数。入班采取两轮选拔的形式,首轮选拔由学生自愿报名,学院初审并推荐。报名学生需满足入学以来平均学分绩点在本专业同年级排名前30%的基本条件,学院按照不高于3:1的比例从思想政治素质、从教信念、专业知识、信息化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遴选一批从教信念强、专业基础好、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作为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的学生候选。第二轮选拔由教务处通过组织专家面试的形式选拔入班学生。进入班级的学生遵照《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学生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二)教学安排。“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学生培养方案内的教学任务仍由各学院组织实施,即培养学院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党团教育、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理论课程中的学科教育、学科教学等培养工作,以确保专业基础理论扎实,保障专业教育效果。“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的课程主要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均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登录选课系统(2门各2个学分),供卓越职教师资培训班学生选修。理论课程通过“卓越讲堂”等形式进行,实践课程的形式由校外导师主导,以加强学生教育实践能力为指导目标。
(三)导师选聘。“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校内导师应为各专业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校外导师原则上要求具备中学高级教师、省级名师工作室成员、省级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条件之一。校内导师负责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读书沙龙活动、各类竞赛训练、素质拓展活动、教研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等。校外导师指导形式由导师自主选定,包括但不限于带队入校实践、主持模拟课堂、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等与教师教育相关的实践内容。导师组成员遵照《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导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四)阶段考核。各专业在大三学年结束时对“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围绕学业成绩、师德师风、职业素养等内容,学员应保持平均学分绩点在本专业同年级排名前30%,补考、重修成绩按照60(百分制)计算排名,不得出现学分不足的情况,考核不合格者自动退班,由此产生的名额空缺则从相应年级相应专业中择优遴选。毕业前,“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的学生应满足以下考核要求之一:
①在校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②在导师指导下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教师教育类研究论文;③独立主持或者参与排名在前3名的科研项目。
三、组织保障
(一)机构设置。由教务处牵头成立“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培养计划”导师组,各专业举荐1名校内导师及若干名校外导师组成导师组。导师组全面指导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的师范生培养工作。
(二)设备保障。本着“最好的资源配备给最好的学生”的理念,为“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的学员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由校内相应的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进行协调和安排,优先保障学员使用微格教室、三笔训练室、实验室等校内教学设施。
(三)经费支持。“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培养计划”中涉及的经费统一由教务处开支,其中导师指导费按照规定标准发放(校外导师标准为2000元/学年/生,校内导师标准为300元/学年/生),校外导师的讲座劳务费、学生以集体形式参加的研修以及其他活动经费由教务处统一支出。
(四)研修安排。与国内优秀职业教育师范院校建立“同学习、谋发展、共成长”的学习共同体,有针对性地为“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的学生组织短期研修活动,公费资助学生实地考察其他职业教育师范院校,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