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实践教学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发布者:  时间:2023-12-08 16:33:47  浏览: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课程教育为主要依托,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本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学科优势等可利用资源,开展符合专业特点要求的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

(四)坚持实践育人。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感受,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提升育人实效性。

四、具体措施

(一)完善劳动教育教学体系

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充实劳动教育内容,强化课程考核,促进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1.《劳动教育》课程定位

人才培养方案中《劳动教育》为集中实践课程,是以学生行政班级为基本单位组织开展的集体性的劳动教育活动。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相关内容

将现行的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通本科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由原定的2学分,学时三周,调整为2学分,总学时32学时。专升本学生增加《劳动教育》课程,设置1学分,总学时16学时。具体设置见附件1

(二)教学内容与实践安排

1.开展形式:集体性的劳动实践活动。

2.学时计算:劳动1小时按1学时计算,劳动时长较长的同一劳动最高记4学时。

3.实践内容: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1)日常生活劳动:统一组织的宿舍卫生保洁、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勤工助学等活动。

2)生产劳动:社会调查、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等活动。

3)服务性劳动:校园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校园垃圾分类、教学及实验室场所的整理保洁、校内外公益劳动、公益宣传、校内共享学习活动空间、志愿服务等活动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三)教学组织管理

1.任课教师

各学院按照年级或班级指派劳动教育任课教师。

2.课程教学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计划安排,落实课程内容。编写《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大纲(见附件2)。

3.实施要求

1)在实施中,针对劳动任务特点,任课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特点和个体差异等情况,妥善分工

2)在开展劳动实践前,带队老师须对学生进行半小时的劳动理论教育(含劳动知识讲解、劳动注意事项、劳动安全教育等),明确劳动纪律及安全措施。

3)任课教师按照教学规范做好劳动实践时间、劳动时长、劳动内容及学生考勤记录。

4)学生要按照教学要求积极参加劳动,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劳动任务,每次劳动后要及时进行总结。

4.课程考核

学生须在学期专升本学生须在第三学期提交劳动教育总结(不少于1500字)。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劳动教育总结及劳动实践考勤记录、劳动时长、劳动质量综合情况,评定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成绩其中劳动教育总结分占25%,劳动教育实践分占75%,每个教学班的优秀比例(90分以上)一般不超过30%。任课教师须于第学期末专升本须在第三学期末将《劳动教育》成绩按照教务处的相关要求录入教务管理系统。劳动实践活动时长达不到要求的,成绩确定为不合格。成绩不合格者,需重修劳动教育课程。

五、组织保障

(一)教务处须在每学期开设一门关于劳动教育的线上通识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理论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

(二)各学院每学期必须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列入本单位的教学工作计划,开课前指派《劳动教育》任课教师,规划并确定劳动任务及实践活动,保证教学任务落实到位。学校将此项工作列入各学院教学检查内容。

(三)各学院可结合共青团、学生社团等各方面力量,合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学生劳动表现评价纳入学生素质综合考评,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积极探索与校外公益机构合作,建立公益劳动教育基地,有条件的可在校内因地制宜,开辟学院劳动教育基地。

六、附则

本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解释,从2023级本科生开始施行


附件:1.普通本科(专升本)学生教学计划表

2.《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大纲